合作交流

2012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制度变迁与发展转型”

2012-11-09  

      11月16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承办的2012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深圳大学分会场)在深圳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主题为“制度变迁与发展转型”。

      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林有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任冯达才,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教授,党委副书记兼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副校长兼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教授,以及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等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代表60余人参加此次学术会议。

      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林有能、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教授、校党委副书记兼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在会议上分别致辞,大会由深圳大学副校长兼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征文共收到学术论文100多篇,经过会议承办方组织专家进行评选,录取论文79篇。

      围绕珠三角一体化制度建设、地方政府政策创新、产业转型路径、城市更新模式和社会管理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碰撞观点、交流思想、分享经验,会议取得积极效果和良好反应。不仅促进了与会代表的交流学习,也加强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互动,对调动全省社科力量,提升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悉,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是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的全省社会科学界年度盛会,会议模式惯常在广州、深圳等地设立6个专题研讨会分会场。自2007年召开第一届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以来,深圳大学已连续5年成功承办了学术年会的青年学者专场和专题研讨会(深圳大学分会场),受到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的高度评价。

 

二、研讨会主要观点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雪明教授认为,根据政策动态学、新制度经济学、传播模型及内部决定模型对政策创新动因的解释,在珠三角规划纲要实施中,地方政府政策的内在要求、地方政府的利益追求、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压力是促使地方政府推进政策创新的重要动因。正确理解地方政府政策创新的动因,对促进珠三角规划纲要的实施以及珠三角地区又好又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刘璟认为,珠三角一体化在进程中呈现出了制度成本高企、产业同构导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不协调的表象,归根到底为制度性障碍。他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角度构建一体化策略的理论模型,结合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对目前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呈现的制度性障碍进行分析表明:目前化解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出现的“诺思悖论”的主体仍在于各级地方政府,强调在珠三角一体化不同的进程中,制度变迁要用不同的方式,其最终要过渡到与珠三角一体化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而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功能及制度创新功能在一体化进程中呈现出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倒U型”的变化态势,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曹钟雄认为,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入高收入序列是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为此,探析“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根源,跨越发展的规律,有助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他从产业转型发展的视角,比较日本、韩国等成功案例,分析拉美地区和东南亚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探索“中等收入陷阱”与产业分工、国际产业转移的逻辑关系,总结国际经验,并提出我国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张克听副教授认为,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作为从原农村集体经济改造而成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在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引导社区成员致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的城市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的发展,社区经济组织的过渡形态特征日益明显,已经不适应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必须对社区股份合作经济进行改造,变革现有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的开放和流转,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其向规范的现代公司转变。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周志刚认为,选择城市更新模式时, 要认真分析片区产业发展、设施承载力、土地存量和现状建筑容量等制约因素,不宜一刀切的转向房地产开发。应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的效益。不同的城市更新项目应该采用不同的更新模式。究竟是采用政府主导模式、开发商主导模式、股份公司主导模式、采用综合整治模式还是整村统筹模式,应区分不同的更新对象和现实条件加以区分。采用何种更新模式,利益主体各担当什么角色,权责利如何划分,不能一概而论。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范霄文副教授认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制度安排。她从广东经济发展现存的矛盾出发,就经济转型中存在的制度困阻进行剖析,进而就促进广东经济转型的制度安排进行理论探讨:制度安排决定了人们追逐利益、相互协作的方式和手段。明晰的产权界定可以促使人们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努力发现新资源、引进新技术,寻找比较优势,通过产权交换增加财富。因此,制度安排是顺利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要素。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卢文刚副教授运用新型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在综合现有相关应急能力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制度变迁与发展转型背景下佛山顺德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应急管理的特点,针对顺德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与应急管的理的现状,筛选提取了反映顺德基层政府综合应急环境的评价指标,初步构建了反映顺德模式综合提升应急环境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广东省湛江市委党校吴玉英教授认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大量社会矛盾通过信访窗口不断涌现,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同时使信访制度陷入困境。我国信访制度在功能、职能、机构协调、处理、考核等方面存在缺陷,陷入困境的根源包括体制、制度与政策、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民意表达与纠纷解决机制等多方面。因此,必须从推进民主法治进程、改革现行信访体制,健全民意表达机制,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彰显司法权威,维护信访权与惩治滥用信访权并重等方面进行信访制度法治化改革。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程浩副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着眼于提升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动态、开放的过程,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主要路径包括导入制度仿效、嵌入和评估机制,固化制度建设创新成果,提升制度建设科学性、有效性和正义性,增强制度权威性、协调性与可操作性,增强制度执行力,降低制度执行成本,预防和破解制度性腐败。

      华南师范大学犯罪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水明副教授认为,诚信既是一个道德概念,也是一个法律概念。为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可以通过德育和法治两条途径来进行。法治以稳定的法律制度,规范并保障诚信社会的建设,从而成为解决诚信缺失问题与建设诚信社会的主要方式。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依法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并同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王巍副教授认为,从河源市源城区社会创新观察项目的实证经验来看,社会组织的融入实现了分散人群的组织化,推动了社会诉求的理性化,提高了社会管理的自治化三项主要功能。经验背后的规律显示,渐进式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为社会组织的融入打开政策窗口, 创新收益共享是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提高组织密度是激活社会组织自我政治进程的条件, 官方民间的双向评估是社会组织保持公益精神的有效约束。社会创新工作的有序推进根本上取决于国家政权建设的质量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度,且需要地方政府形成本土性的问题思维框架。

      华南农业大学李锦顺副教授认为,面对农村的现实处境,在中国发展社会工作不能不重视农村。他研究了广东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发生逻辑,探讨了广东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经济优势、地缘优势、政策优势、专业优势和先行优势,探索了广东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应该强调的起点,包括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完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和激励制度、搞好继续教育培训和建立合理正向的人才流动机制。

\

开幕式

\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主席林有能先生出席并致辞
\

 

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主任冯达才先生

 

\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教授致辞

\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

\

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教授主持开幕式
\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汪永成教授做会议总结

\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易明教授 致辞闭幕辞

\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钟若愚教授主持研讨

\

汕头大学商学院黄燕教授主持研讨

\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雪明教授大会发言

\

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院刘璟博士大会发言

\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项目研究员曹钟雄大会发言

\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系副主任张克听副教授大会发言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周志刚大会发言

\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范霄文副教授大会发言

\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卢文刚副教授大会发言

\

广东省湛江市委学校吴玉英教授

\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程浩副教授大会发言

\

华南农业大学李锦顺副教授大会发言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副区长(挂职)王巍副教授大会发言

\

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杨馥铭自由发言

\

深圳大学法学院叶卫平副教授自由发言

\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