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深大调研会在深大召开

2016-12-09  

      12月8日,在塞外飘雪、南海花开之际,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亚洲开发银行等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理事会的成员,在深圳大学进行调研,研讨了中国经济特区模式的国际化及其与“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关系。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教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程智军副司长,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卡尤莫娃副部长,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乌穆尔扎科夫院长、梁子谦副院长,以及深圳大学和中亚学院相关专家与会。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教授,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卡尤莫娃副部长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乌穆尔扎科夫院长分别在调研会开幕式上致辞。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向与会嘉宾作了题为《深圳经济特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与成功经验》的演讲。
 
      刘洪一书记认为:数千年来,中国与中亚地区一直保持着重要的经济文化联系。今天,作为全球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再次成为推动欧亚发展的发动机。中国政府提出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与包括中亚各国在内的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了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创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模式更受到国内外学界和政界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赞赏。深圳大学乐于加强同中亚各国教育机构的互惠合作,愿意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陶一桃副书记在演讲中介绍:深圳作为最典型而又成功的经济特区,对中国改革开放做出了四大历史性贡献,经济特区成功则有七大经验。她指出,作为中国代表性的经济特区,深圳的创建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和另一个时代的结束;深圳以其发展体现、引领了整个国家的制度变迁方向,并创造着一种崭新的富有绩效的社会发展模式;深圳以其自身的不断变革书写着社会转型的奇迹,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创造着新的观念、精神和理念。因此,深圳成长的历史,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发展史,更是一个转型国家制度变迁与发展道路的探索轨迹,以及一个民族寻求富裕和进步的奋斗历程。经济特区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中国道路形成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与先行者。建立经济特区,是在一个具有近半个世纪计划经济传统的国家里平稳且低成本完成社会转型的正确选择;是一个曾经普遍贫穷且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在一个地区及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的社会里,加速实现现代化的一条捷径。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乌穆尔扎科夫院长代表中亚学院管理团队,向刘洪一书记、 陶一桃副书记、深圳大学和各国与会嘉宾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他说,中亚学院将继续支持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以发掘亚洲内陆地区的发展潜力。此次深大调研和考察深圳后,中亚学院将持续为成员国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培训和教育等服务,以为中亚地区引入先进的、开放的社会观念和发展模式,成为中亚地区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深大调研会与会代表合影
 
\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教授、副书记陶一桃教授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乌穆尔扎科夫院长一行合影
 
\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乌穆尔扎科夫院长主持开幕式
 
\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
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卡尤莫娃副部长开幕式致辞
 
\
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程智军副司长发言
 
 \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进行大会演讲
 
 \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院专家、国家发改委西部司前司长秦玉才进行大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