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经济思想史”博士硕士点基本情况介绍(2011年9月)

2011-09-19  


一、学科基础

       深圳大学在经济思想史方面目前已有几位在国内有影响的学者。

       苏东斌教授著作等身,在《经济研究》《经济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有19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他的《劳动价值学说史略》(2002年,与钟若愚合作),《我讲国富论》(2007年),《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断录》(2009年),是关于中西方经济思想史系统而成熟思考的成果。

       陶一桃教授独立撰写学术专著四部,主编学术著作五部,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专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评述》一改用历史人物表述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模式,而采用土地问题、富民思想、财政思想、宏观调控、重农抑商等概念框架对丰富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重新进行了梳理,其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史论》(与鲁志国合作),荣获广东省社会科学理论经济学著作一等奖,用市场经济的思想对中国的经济特区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在教学方面,苏东斌教授为本科生开设了“经典精读”课程——斯密的《国富论》,陶一桃教授为本科生开设了柏拉图的《理想国》。苏东斌教授给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了《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和《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课程,陶一桃教授为研究生和博士生开设了《制度经济学》和《当代经济思想史》课程。

       此外,钟若愚博士和吴遵杰博士已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说史》课程。

二、学科发展

       经济思想史学科是衡量一所大学理论经济学是否齐备的重要一环,是判断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是否厚基础、宽口径的重要标准。经济思想史学科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人才培养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经济思想史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研究生应能精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素养。应在经济思想史领域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学术造诣和独立从事创造性科研的能力,熟悉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并能从事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能完全胜任高校、科研部门和企业单位的工作。

(二)生源要求和选拔方式

       经济思想史学科招收的博士生要求具有宽广的经济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较好的外语、计算机与古汉语能力。原则上,培养思想史博士生要求从经济类专业研究生中招考,亦可采用硕博连读的选拔方式。

(三)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依据

     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可开设第一外国语,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专业必修课可开设:当代中国经济研究、政治经济学前沿、经济思想史专题研究、西方经济学名著选读、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研究等。
开设的依据是要培养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企业(涉外)发展和宣传工作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四)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

       本学科的博士生必须参加一定的教学活动或辅助教学活动,尽量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及专业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调研活动。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是尽量选择学科前沿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重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应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在培养方式上实行课堂上集体讲授与导师个别辅导相结合,学习基础理论与掌握分析工具相结合,聘请海内外专家学者讲学与实际部门工作者讲学相结合,及时了解经济思想史最新发展动态和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现实情况。为保证学位论文质量,要求在读期间的博士生至少在指定核心刊物上发表两篇以上的学术论文。
 
四、建设规划

       经济思想史学科目前由苏东斌教授与陶一桃教授挂帅,研究方向分别为外国经济思想史与中国经济思想史。在师资队伍方面课可大胆提拔确有真才实学的中青年教师充实思想史学科,保持一个良好的学术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委派出国人员留学、访问进修的同时,吸引更多留学生、进修访问学者到本校,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在科学研究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国外学术机构和高校就思想史展开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国际上有关的学术讨论会,鼓励在校师生直接在国外有关刊物上发表论文。可考虑设立经济思想史专项经费每年五万,配套每年五万,用于资助教学、科研立项、购买设备和图书、订阅报刊资料、资助学术会议、出版学术专著等。

 
(以上摘自深圳大学经济思想史专业博士点论证资料)